从古至今,中国人一直追求着造物里的对称美,在许许多多中国的文化国粹中,我们似乎都能看到对称元素的摄入,建筑、绘画、诗歌、瓷器、楹联、图章、书法等都讲究对称,反映着中国人独有的阴阳平衡概念。
所谓对称,是以一个点或一条线为中心,两边的形状和大小,是一致且呈现对称的事物色彩、影调、结构,都是统一和谐的现象对称的事物能给人一种“安静”的严肃感,蕴含着平衡、稳定之美。从皇城宫苑到普通民宅;从群体建筑的规划到一户一室的布局,从亭台楼阁,到亭台楼阁,从轩榭廊舫,到厅堂馆斋……我们处处都可见中式对称的影子。今天我们讲的对称主要包含的建筑的对称设计。
中国古典建筑最大的特色便是以中轴对称为骨架,承托起“整齐严肃、有条不紊”的视觉感受。中轴对称建筑最早发端于商周时期,但最典型的代表却要属明清两代的北京城宫殿。
对称的景观设计可以将空间表达为开朗,活泼,规则,整洁,豪华,热情,热情,有时甚至奢侈。
而民居中的上下厅堂,前庭后院,左右厢房,更是中轴具体表现。中国的建筑透过风水思想的指导,秩序性地表现出整体空间组合,在运用中轴对称原理的同时,也充分地实践了宗法礼制的观念,使得景观的效果,给予人们视觉上稳定平衡的感受。
对于古代建组的对称总结如下这段话再合适不过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这种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,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,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,起着中枢神经作用。
